RCEP专刊第四期:细数RCEP生效对高端装备行业发展的影响(下)2022-03-15 10:14:33
RCEP对上海高端装备的影响——结合上海十四五规划方向
上海是我国发展高端装备产业的重点城市之一,《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表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创新增长极与核心技术策源地。本期,我们主要聚焦智能装备制造、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和节能环保装备三个上海重点发展领域,探讨其在RCEP框架下的发展机遇。
1. 智能装备制造业
我们以机器人产业为例,上海市已形成全国较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上海市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球机器人1/3产量在中国,中国机器人1/3产量在上海。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巨头”之一的日本发那科(FANUC)2018年宣布,其继日本之外的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基地即将登陆上海,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2021年1月,总投资6.9亿元、年产万台工业机器人的上海新时达智能工厂在嘉定投产。
RCEP将有助于上海智能装备产业链发展。通过区域性经贸合作,不仅可以拓展广阔市场,区域内的产业链供应链也能够得到重新整合,提升智能制造的协同效率,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RCEP协定增加了日韩两国的国际机器人龙头企业在上海投资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这将有利于上海市机器人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上海机器人产业链将日益完善,建设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国内顶级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有助于上海成为机器人产业生力军与技术策源地,形成智能制造的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上海也可以抓住RCEP提供的机会,上海智能制造要积极“走出去”,与RCEP成员国合作。智能制造,数字化是关键;RCEP成员国中的东南亚国家,是全球数字化建设的焦点范围。上海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可以在东盟国家进行智能制造产业的投资以及数字基础建设的投资。我国机器人头部企业需积极地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及RCEP合作伙伴国家市场,鼓励机器人企业在海外实行并购,建立研发中心、产业园区等。通过打造海外机器人生态矩阵,进一步加大机器人产品的输出,推进产品、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到RCEP成员国去,实现合作共赢。
2. 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RCEP的15个成员国中,绝大部分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域及海岸线,其中,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是全球造船大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具备世界领先的造船能力,较早进入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目前已拥有世界领先的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和改装能力,较强的总包能力和设计研发能力,主要从事高附加值装备的建造与总装;中国则是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工业基础,具备一定的建造能力和初步的研发设计能力。而上海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海洋工程领域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PCT专利授权量达200多项。
RCEP为各成员国以太平洋为海洋纽带带来更多机遇与发展,在全球海洋产业方面,船舶产业是首当其冲的。RCEP对成员国和区域发展具有强心剂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疫后经济的回暖和复苏,带动区域间海运贸易的活跃,这将直接影响到船舶制造业。此外,RCEP的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海关便利化促进新型跨境物流发展、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等领域的规则规范,也为航运业孕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条件。而航运业的发展与增长将为船舶工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当然,RCEP的生效、市场的开放,必将给本土船舶企业尤其是低端船舶企业带来强大的冲击,放大当前我国船舶工业自主技术薄弱的劣势。上海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应当充分利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拥有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和研发经验,通过构建创新联合体的方式,解决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难点,提高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技术的水平。同时要利用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探索整合RCEP区域内的技术、人力、物料、资本、数据等要素资源,充分把握RCEP下的市场新机遇。
3. 节能环保装备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发展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世界各国和经济体纷纷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加快上海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助力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上海发布《上海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RCEP的生效实施为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复苏、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合作基础。RCEP成员国中,日韩澳新都是发达国家,对于环保有着更加强烈的意识和需求,因而对于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和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更加注重进口产品的环保节能。RCEP将为上海环保节能装备企业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学习日韩等在环保节能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帮助减少技术标准壁垒,还将扩大低碳合作范围,带动绿色标准、绿色认证等在RCEP区域内的流动与扩散。并且有助于加强与日韩等国家的低碳产品标准与低碳产业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促进国内相关规章制度对标国际先进成为区域引领,提高我国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从而提升我国环保节能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RCEP东南亚成员国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敏感、环境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存在巨大的潜在治理市场。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环保治理经验。“十三五”期间,上海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余项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被评选为“上海市节能产品”称号,40余项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入选国家推荐目录1,RCEP将助力上海高端节能环保装备“走出去”,上海企业应当抓住机会,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上海的节能环保装备推广到东南亚。
注:
[1] 资料来源:《上海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本文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修改、摘编或使用。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